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电话

咨询热线

18840052749

首页 关于我们 共合文化 共合团队 奠基专著 核心作品 时代共合 共合平台 股权合作 创投申报 申报规则

共合文化

咨询热线

+18840052749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街251号

电话:18840052749

共合文化

信仰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1/09/09

                                                                                朱国宾

在自然界,天地人及其万生是否有信仰,古今中外虽未曾有一概而论,但可肯定是人类存有信仰价值。对于“信仰”一词,最早出现于佛教典籍唐译《华严经》:“一切仙人殊胜行,人天等类同信仰,如果难行苦行法,菩萨随应悉能作”。据史料考证于《魏书》:“亡父既见赤虎之信,仰感圣朝远谴妻子,又知天命有归,拥众一万”。其中有“信”和“仰”二字,但没“信仰”一词。按照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信仰:一是信仰天地;二是信仰祖先。万物本然于天,人类本来于祖,天地与祖先是人类、万物之根本。

自然造化了人,人发明了文化;文化塑化了人,人创生了文明。对于信仰的基本定义: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所谓信,信奉之意。所谓仰,仰慕之意。关于信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指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对自身之外的物质或精神的信赖程度,总是期望救赎心灵获得自由平等的机会和权利。(2)是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乃至转化为人的行为和活动指南。信仰是属于信念的最高精神境界,是最集中、最完满的表现形式。借此机会,围绕信仰价值观的主题,初谈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看法。

信仰的历史渊源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界及自身的较量过程不得不趋于理性屈服,逐渐地演变成各种各样的信仰。由此追溯于人的信仰之初,在新石器时代的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颛顼,尊称为“五帝之一”。他曾发动了一次“宗教改革”,即以“绝地天通”作为“人”与“神”的联络通道,进而掌握在联盟首领手上,这样人与天神的沟通权力被从民间剥离出来,“人”不再被允许自称能通达神意,专由负责祭祀、祝祷、仪礼、记录的“巫”、“祝”、“宗”所垄断,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群体。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及其表现形式,主要对自然、图腾和祖先等产生敬畏和崇拜。

首先,自然崇拜。原始人类独立于动物界,赤身裸体来到自然界,面对现实世界却是错综复杂,生存环境极为艰难困苦,譬如:风云变幻,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洪水横流,野火燎原,如此等等。据传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已经意识到自然界与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日常生活得与失、成与败、祸与福等归结是自然力所致,逐渐萌生了自然崇拜,即以天、地为尊。天有天神,地有地神,物有物神,确认天神为至高无上的大神,既是自然界最大主宰和保护神,也是惩罚人间所有邪恶的法则神。

其次,图腾崇拜。祖先原始宗教信仰,即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图腾崇拜。祖先起始于远古时期,在超现实观念的心愿驱使下,极力寻求得到一种超自然神灵的保护,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进步发展,日益孕育了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即:图腾信仰。由此图腾信仰成了族民最大的精神寄托,愈来愈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我国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出土的陶盆上绘有人面鱼纹,理应是他们氏族以鱼为图腾。还有东北鄂伦春族信仰熊图腾,称熊为“老爷子”,称公熊为祖父,母熊为祖母。猎熊后取下其头,实行风葬,向熊叩头,求其保佑。

第三,祖先崇拜。距今约5000---7000年中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族民们开始了祖先崇拜,即:崇拜本部落的共同始祖。那时氏族是以母系为单元,所属族民对其血亲先辈的敬仰,称得上是比较进步的原始宗教形式。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原始宗教信仰作为全民性的活动日渐淡化,但有关民俗事象却融入各民族的精神生活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俗习惯,乃至成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正如法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拉法格在《财产及起源》中所言:“宗教是古代风俗的储藏库”。除此以外,还有神话传说、巫术、禁忌等原始宗教信仰。由此看来,各民族沿袭的风俗习惯、节日祭祀活动,无不是从原始宗教信仰延伸而来。

在中华大地,人们信仰的主要是道儒释。关于道儒释的哲学定义:道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经,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世,充分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的精神生活,以及道仙信仰和信仰心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儒圣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以超凡成圣为终极目标。据有史记载考证,是上古宗教的继承者,是礼乐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特有传统宗教,在封建社会时期被视为国教,儒圣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佛教以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为主心骨,以修行成佛为核心内容,反对迷信,行善积德,以因果轮回串联一切,使人产生敬畏之心,向往美好的心灵寄托,达到超然的精神境界。

在世界各地,各民族宗教不尽相同。其中基督教的教义出自于《圣经》。一般认为,基督教信仰的是一个上帝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兼备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由此基督教确认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按自身的形象造人,所以人要恢复与上帝的正常关系,仰赖于上帝的恩宠,这样认识上帝、信仰上帝。伊斯兰教义:(1)基本信仰,指真主、天使、经典、使者、后世、前定。(2)宗教义务,指五项基本功课,简称念、礼、斋、课、朝。(3)公益与行善,指穆斯林必须遵守、履行《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为人类制定的行为规范与公益义务。所以伊斯兰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如此等等,奠定了人类宗教信仰存在连贯性、持续性的坚实基础。

信仰的存在价值

信仰的本质是存在价值所系,即是对信仰价值的最高追问。信仰是人的意识思想范畴,一是要搞清楚“是不是”的问题,这是一种事实判断;二是要弄明白“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一种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取决于求真,价值判断取决于求善,综合判断取决于求美。掌握辨明信仰真伪是非的利器,并非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莫属,因为宗教信仰不讲逻辑、不顾证据却易于人的盲信盲从,宗教以非理性的方式抵达信仰之目的----因伪而信;哲学用理性的方式通达信仰之目的----因真而信。这是人类信仰所存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从远古时期以来,始终伴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即屈指可数的是信仰。广为流传至今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锡克教、犹太教等各民间信仰,据有关统计资料,全世界70多亿人口之中,拥有信仰人群高达80%左右,故而信仰的影响力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个人而言,就其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还有遵守为人处世的准则有着不可或缺的制约力。综上所述,人的信仰价值观之精神境界不可或缺。为此,试述信仰价值观的浅显认识。

1、追寻人世本源。人是拥有自然天赋和潜能,面对自然界呈现千奇百怪的现象,就会引起人的本能性反应和意识质思维,迫使人的特质去追问,虽生存是有限的,却要追问于无限;虽存在偶然性,却要追问于必然;虽人世是短暂的,却要追问于永恒。久而久之成为人们最普遍的精神诉求。人是从哪来的?现实世界最初是啥样?这是人类难以回避的最大困惑,进而追寻于人世的本来面目,寻根于人世的本源真相,这种追问精神成为孕育、生成信仰的初衷,不断驱使人们去探索天地及其万物、乃至自身方面的神秘之始,既有选择科学理性的方式去揭开源头之疑,也有选择非理性的方式,即从自身心灵感性的角度诠释人世之问,所以出现了不同的信仰理念,譬如:自然神、人格神、创世论、进化论等。如此诸多的信仰理念,无怪乎是应答人类所追问的本源。人们给出什么样的回答,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信仰。

2、挑战死亡畏惧。人种与其它物种相比较,具有独特且高明的地方,即能够思想,能制工具,能用工具。所谓思想,既是高贵的,也是低贱的;既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作为人从意识到自身死亡是宿命,难免会有意想不到的焦虑,甚至还要承受精神生活的煎熬。究竟死亡意味着什么?人死去向何地?那个地方是阴森恐怖,还是莺歌燕舞?面对死亡的恐惧,让人心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惊慌,处在愚昧无知的年代,现实却无法提供靠谱的答案,人的信仰随之占据内心的精神世界。譬如:宗教信仰那种虚幻成分中的“生死轮回”、“死亡救赎”,哲学理念中的“肉体腐烂,精神不朽”等,有形或无形地为人提供了直面死亡的心灵慰藉,增添了征服死亡的精神力量。

3、笃信岿然不动。人是生而平等,但人生是不平等的,所以人为平等而抗争;人是生而自由,但人生是不自由的,所以人为自由而拼搏。人的一生充满很多变数,即是难以预知未来之事,但又不得不去面对意外发生之事。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确定的事情几乎与时相伴而行。为何有人出生于殷实的家庭,有人出生于贫寒的家庭?为何有人的前途会一帆风顺,有人的前途却跌宕起伏?如此等等,风云际会,几乎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为此,人们以解释不确定性的各种信仰自然而然会“揭竿而起”,古代神话传说人的命运掌握在神的手上,佛教宣扬“因果报应”,基督教则主张“原罪说”。若是心中有信仰,面对不确定的未知数,即会心有所向,深信不疑,临难不慑,笃行致远,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4、追思人生意义。从人的降生之日起,直接面临着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双重规约之束缚,人与其它动物存有一样物质上的生理需要,同时还有不一样精神上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让人们时常会扪心自问:“活着是为了什么”?即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相比之下,其它动物可以安然自得地度过终生,可是人若失去精神支撑和心灵寄托,就会导致其肉体的连锁反应,乃至极其痛苦不堪,最终走向绝望寻死之路,譬如:自杀现象,在其它动物身上几乎不可思议,反而成了人的自绝于世的选择方式。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时表述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和坚忍不屈的战斗精神。凡是胸怀信仰的人,既能坦然面对死亡,更能选择死得其所有意义和价值。

5、实现价值蓝图。人的意识及其思想可贵之处,对于自身残缺会有自知之明,在神秘莫测的自然界面前,每个人会显得自觉渺小、无助,尤其是在自身欲望与理性相冲突的情况下,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身处于有限和遗憾的境况下,让人有形或无形地产生了焦虑情绪。正视残缺,通达圆融;超越有限,走向永恒,成了人的一种心灵需求和精神渴望。为此,人是需要信仰来为自我勾画未来的蓝图:要么是塑化高尚的英雄形象,要么是营造美满的“来世”景象。

自古以来,成就伟人的并非是天资和机遇,而是崇高且坚定不移的追求人生信仰价值的宏伟蓝图,唐代高僧鉴真前往东瀛传授佛教,为了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发展,先后6次前往东瀛才能如愿以偿。民族英雄岳飞从小心怀报国之志,苦练杀敌过硬本领,最终成为爱国名将。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终生为中国人民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实现人生信仰价值的美好蓝图,既要“做你想成为的自己,而非是他人”。要把自我价值夙愿与集体融为一体,自觉维护社会利益互为一致,才能圆满完成人生信仰所勾画的价值蓝图。

信仰的关键信哉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对于个人而言,需要的是一种信心;对于人际而言,需要的是一种信任;对于社会而言,需要的是一种信念;对于人类而言,需要的是一种信仰。一个“信”字,贯穿于个人、人际、社会、人类的全过程。只要牵住人之信心、信任、信念和信仰方面的“牛鼻子”,为了共同的信仰,即能同心协人是需要一种信仰,给予人的生命一个制高点,给予人的生活赋予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所谓信仰,让人心思笃定一种精神、一份执念,为了更久更从容地活着。崇高的信仰越是坚不可摧,越是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对于个人而言,信仰价值远高于其它任何教育及知识灌输,因为信仰能给人带来坚定、独立、自律、卓越等诸多的内在力量和优秀品质。对于团队而言,上行之,下必效之;内思之,外必显之。只有共同信仰,才能凝聚团队的战斗精神,以致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寓意着信仰之意义、信仰之精神、信仰之价值,无论是世界,还是民族;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同样具有惊天地、憾人心、泣鬼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信仰,关键是取决于一个“信”字。所谓“信”字,按汉语词典解释:(1)诚实,不虚伪。(2)信任,不怀疑。(3)守信,不背弃;(4)崇奉,不改变。希伯来人《旧约全书》中指出:力,坚持不懈奋斗,必将会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迎接地球村社会更辉煌的明天。为此,重点阐述以下四个侧面的独特见解。

1、充满信心,成材之根。人的信心,是信仰之始;人的信仰,是信心之巅。人活一辈子,要想走完人生五部曲:成长、成人、成熟、成功、成材。面对最大的敌人,并非是来自于外部环境,反而是出自于内心世界,譬如:自卑自贱,鼠目寸光,胆小怯儒,拈轻怕重、半途而废等,归根结底是缺少自信心。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能”。无论遭遇何种挑战,充满自信心,才是最好的制胜法宝。在通向成材的道路上,无时无处都会有各种荆棘、坎坷和风险,任何奢望的预期,无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唯有不畏艰险,矢志不渝,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有望实现人生的美好夙愿。

2、珍惜信任,成事之本。信任之诚,是做人的宗旨,是交际的桥梁,是共事的保证。裴多菲说: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反对,也不愿以伪善赢得十个朋友赞扬。信任是一种做人的立场,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感,即是一种坚定的立场。对于感情而言,信任一旦破碎,再也回不到曾有,更是难以去复原。对于人生而言,信任一次保质,并非是一人专利,也非是永远保质。人生在世,铭记信任真谛:永是一次性,切不可去欺骗,也不可去逃避。当今信息化时代,更要坚守做人“厚德载物”的宗旨,做到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真心理解人、关怀人、宽恕人、欣赏人,充分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确保事业大厦巍然屹立,永葆友谊鲜花遍地盛开。

3、坚定信念,强国之梦。自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强国之梦,即是全体中华儿女为之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无数能人志士为之奋斗不息的远大目标。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经风霜,中国人信念始终是强国之梦的理想基石和精神支柱,正因如此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风险越闯关。信念托起强国之梦,理想指引强国之路,规划运筹强国之策,奋斗助推强国之行。“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身处于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空间的坐标之上,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点,中华儿女更应心系家国情怀,以主人翁的姿态肩负强国使命,担当强国重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4、崇尚信仰,富民之巅。当代中国社会,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非凡飞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是从物质生活层面上而言,但从国人的精神生活层面上来看,在文化方面存有“穷根子”问题,在文明方面存有“劣根性”问题,这是摆在国人面前务必肩负起“双脱”心智工程的神圣使命,即脱去“穷根子”、脱掉“劣根性”。为此,要从解决全民崇尚信仰价值观入手,才能确保富民强国的精神之巅如愿以偿。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只有把自然法则作为普遍真理,才有望真正成为全民信仰,就要经历深入学习、深耕实践的过程。不学而信,并非是真正信仰;学而不通,也非是真正信仰。只有广泛学习才能真懂,最终弄懂的真理才是真信仰。要通其脉络、明其道理、晓其法则,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真正把自然法则作为崇高信仰,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前进的思想指南,全民一致行动的精神力量。

2021年9月28日·南京落笔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街251号

咨询热线:1594209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