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电话

咨询热线

18840052749

首页 关于我们 共合文化 共合团队 奠基专著 核心作品 时代共合 共合平台 股权合作 创投申报 申报规则

共合文化

咨询热线

+18840052749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街251号

电话:18840052749

共合文化

共合文化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21/09/09

                                                                                         袁轩2021年6月8日 共合园发布实录

这不算是主题讨论,主要是明天上午8:38在本群要进行《地球村共合文化倡议书》及《发展规划指导方针》等文件的发布工作,借此主题做一铺垫性的解说。下面我就对共合文化的历史沿袭加以溯源,并与相近的大同文化、天人合一、儒释道及当代的和合文化做些相关比较分析,若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予以指正。

    若要溯源文化,伏羲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之为文化之源,无论是八卦、太极、还是龙图腾,都是伏羲爷的首创。虽然上古久远无法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这些记忆的烙印经过代代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被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成就了中华龙腾文化、太极文化、八卦文化的前身,各具内涵,各异形神。虽然后人解读不尽相同,但龙腾文化连着民族、太极文化连着自然、八卦文化连着生命已成为世世代代的共识。
    伏羲作为三皇之始,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公孙轩辕影响颇深。黄帝统一华夏族之后,就为文化统一创造先决条件,大同文化由此应运而生。或许是后人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大同文化是建立在伏羲龙腾、太极、八卦基础上的延续发展,从而把自然、民族、生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天人和谐、同族同命的大同文化观。

天人和谐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阐述,如{上古天真论}中所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意思是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

由此可见,上古时代人们在养生方面已经把生命与自然相和而待,而轩辕黄帝因为统一了华夏各民族也成就了民族的大融和。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大同文化的核心字在“和”,因为“和”,把自然、民族、生命统一起来。统一起来就需要有一个伟大的追求,或者说是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可以用“同”来概况。“同”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同,或者是统一,而轩辕大同的最高追求应该是统一,这是他作为族群首领的地位决定的,统一华夏族是轩辕的最大愿景,也是作为集权者的最高境界。至于后世把大同思想导引到共产主义,那是后人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并非轩辕本意,大一统精神则是其本意。由此,我把大同文化精炼为两个字,核心为“和”,最高境界为“同”。

讲完大同文化,再说一下中华文化的主体思想“天人合一”。

西周时期,“天”被理解为自然意志的人格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在《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汉代的董仲舒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从而使天人合一融和了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神秘权威于一体,成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混合物。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派思想家所接受,虽然他们的学说有着一定的差异,但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的自觉,如王阳明”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泛爱万物的思想,既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也是人类最高的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达到了儒家天人观的最高成就。(注:本段论述摘自网络)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也有所变化,但核心字“合”是一直没变,所谓的变是人们在“合”的基础上追求的变化,所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我总结为“化”,既在运化中求发展,代表着一种与时俱进的进步思想。

在天人合一主体思想的影响下,儒学、道学、佛家又分支出不同的思想文化,下边我分别表达一下我的观点,难免存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予以指正。

    现在反儒人士很多,最大依据就是儒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终造成民族落后挨打。其实儒学本身没有问题,汉武帝之后的儒统时代也曾有过辉煌,比如大唐盛世,只是后期腐朽没落了,究其根本是统治者固步自封,没能顺应历史潮流改革体制、发展儒学。社会需要统治,国家需要法制,这一切都需要意识形态的维护,儒学在这一方面承担了必要的历史责任,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儒学的历史地位。皇权统治+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皇权统治的瓦解也就宣告旧儒时代的终结,但就此对儒学抹黑那是对历史不负责任,因为儒学本身与道学一样,都是华夏文化的命脉。剥离了统治思想的儒学,依然是璀璨夺目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儒学的原本,创新儒学的未来,只有这样,华夏文明才能源远流长!

儒学可以说是以“仁”为核心构建的人类及社会思想的大集合,并崇尚中庸之道,既”中“为其最高境界。
    有句话叫“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最初老子的思想可以用完美来评价,但后来发展到道教,就变成了得道成仙,迷信思想多了,就远离了道学的本意,把道学引入歧途,在儒道并进中,伴随着皇权统治的更迭而历经沧桑。如果汉武帝当初采纳以道治国的方针并后世沿袭,道学同样不可避免的含有封建统治思想,有可能因为道学先进性不会出现后期腐朽没落,并使皇权统治更加稳固,如果稳固到现在对中国是好还是坏呢?我想大家心里都有答案。因果循环,好与坏同样会转换,如果儒生道士互换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多些平和,少些争斗。

道学可以说是以“道”为核心构建的自然与人类思想的大集合,崇尚“无”的境地,“无”为其思想最高境界。
    佛是外来的,在儒道并进过程中被华夏文化合流了,成为华夏信仰的三鼎之一,佛家核心字可以总结为“缘”,最高境界是“空” 。

共合文化之“共”有三层含义,既共源体、共命体、共进体。共源体指的是人类文化共源于四大文明古国,同源于远祖文化,并由此孕育发展,形成不同的民族及文化信仰价值观;共命体指的是人类文明诞生以后,就形成了文化共命体,在发展中逐步的分化统一;共进体指的是新文化是在旧文化基础上进步发展的。由此共源、共命、共进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和主脉。

共合文化之“合”也有三层含义,首先“合”是在共源、共命、共进主脉基础上的合,也就是“合”从共开始;其次“合”取义于天人合一之“合”,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到自然、人类、社会之合,既天人社三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再次,合有合和之意,在合的基础上转化为和,是规律的必然。
    我总结共合文化的核心字在“合”,最高境界是“觉”。合为基础,和为轴心,合和而满。满并非实满,自然是状态完满,运化和谐;人是品质完满,修养美德。只有合满之人,才能走向觉醒,这是核心“合”与最高境界“觉”的必然选择。共合文化,开启人的智慧之门,创造人类文明的新时代,是引领世人思想境界走向觉醒的必由之路!

以儒释道及共合文化的核心字与境界,我赋诗一首,竖看更明其意。

仁核儒学中为最
缘心佛家空求高
道字老庄无真境
合解共合觉谛界
       —袁轩词

关于当代的和合文化,我是在6月2号那天搜索百度”共合文化“方面的信息时无意中发现,才知道是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很早就提出的一个观点。

记得4月30日《共合文化宣言》(草案)公布的那天,高懿德教授给我提到过他评价和合文化的文章,当时忙没留心看,后来蔺保群教授与我通话时也提到过和合文化,当时还不明所以,6月2日晚上看了具体解释才知道,原来和合文化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应该是国内与共合文化最相近的,但细读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共合文化是朱国宾老师对于天人社三合的更新,和合文化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其次共合文化之“合”引申到“合和”的意境,且合为基础,和为轴心,是不同概念的解读,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意相近,没有明确划分;再次共合文化是朱国宾、袁轩二人合创,继而推向社会大家共创的一种思想,而和合文化只是张立文教授本人的学术思想;另外共合文化注重以“合”为核心,一切以“合”为主体构建,更多体现在包容性“合”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和”,和合文化更注重“和”的主导性,等等。虽二者有诸多不同,但都源于大同文化及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广泛的包容性,我虽与张立文教授无缘直接沟通,但听其讲座可明其意,由衷致敬张教授。

关于把共合文化推向社会一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共合文化自《宣言》成稿之日起,就开始推向社会,并在朱国宾主导下成立了9人宣言筹备组,无论是从宣言的命名,包括文思的表达都在践行共合理念。从最初《人类文化共合体宣言》—《共合文化宣言》,并接受徐哲地球村概念而成《地球村共合文化宣言》。朱国宾老师为了慎重起见,尝试有关全新思想文化理念的可行性,独自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专门写了《地球村共合文化建言》,在今年4月18日他以党员的个人名义上书学习强国中宣部《关于十四五文化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的网站,从而为《地球村共合文化宣言》奠定了可靠依据。由于“共和”属于政体词无法注册并受网站规范限制最终放弃,最后朱国宾采用“倡议书”命名取代“宣言”,《地球村共合文化倡议书》由此正式命名确定下来。

《倡议书》的文稿改动更是经历了种种挑战。这方面朱国宾老师在前方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在后方把收集到的资料再重新归纳提炼,原则是优中选优,在同优的前提下,选用大家的,不选创始人的。朱老师在我融汇的基础上再润笔修正,修正后再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此反复进行诸多轮回。可以说,《倡议书》的修正过程,也是朱老师与我心智提升的过程,《地球村共合文化倡议书》最终容纳了大家的优秀思想,剔除了创始人最初的狭隘偏见,付出共合之心天地可鉴。

以上是从历史及现实的层面,我对共合文化做了一下溯源。下边从我个人的思想角度讲一下我对“共合”的认识过程。

在2014年我构建《物道理论》时,对“合”与“和”的分辨还不是太清楚,最初是把“物道相合”作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但从字意的推敲来讲,合更多体现的是物道合在一起,没有达到调和运转的境界,后来就改为“物道相和”。当时我还没有接触到“天人合一”的理念,只是个人思想层面的理解。

《物道理论》是在与网友,尤其是百度贴吧里与大家互动完成的,由于知识面狭窄,从大家发布的资料中,尤其是批评的资料中获益匪浅,对不懂的地方针对性的百度查资料,这样在当年年底快速的完成了体系构建。当时在网上搜索物道方面的参考资料没有,构建体系时也非常兴奋,因为我自认为开辟了人类史的物道先河。
    第二年由于门店从大连搬迁到沈阳,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开始,《物道理论》一放就是五年没动,2020年初疫情期间店里不忙,就把之前的物道理论资料汇总到刚构建的网站上。在汇总资料百度搜索“物道理论”资料时发现了“物道主义”,当时就眼睛一亮想看个究竟,甚至想到是不是剽窃物道理论的,但仔细看了介绍才知道高懿德教授是完全站在自己的物本道末观角度构建的,与我的物道平等观是两个不同的理论,看完物道主义介绍我做了评价发到网站上。也许是因为这份评价让高教授关注到了我,我被邀请到他组建的哲学群,从此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

在与高懿德教授的思辨过程中,我们经历过对立思辨到合作共辩,并完成了《物道主义思潮共享纲领宣言》的起草与发布工作,可以说这份宣言已体现了共合之意,但在着手运作过程中并不顺利。由于意境不到,暂时无法推进,但我坚信高教授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适当的时机会重新开启物道合流之旅,我的《物道理论》(现改名物道哲学)会一直追随辅佐《物道主义》。不离不弃,是感恩,也是期待!

    在我与朱国宾老师开创的共合文化思想历程中,可以说达到了天然的意境融合,朱老师的残缺论与我项背之学(因为我的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在别人指点我自身看不到的项背问题获得的,故而这部分所得我归纳为项背之学)不谋而合,也成就了我们的共合理念。朱老师的《残缺论》与我的《意质体哲学》、《医道医德》也就并列为共合文化的奠基之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梦想,运动员冲顶世界冠军是最大的梦想,才有了人类运动记录的不断涮新。我们文化人也同样要有这种冲顶的勇气,效法只能导致思想停滞不前,超越才能引领思想进步。
    《道德经》可以说是很多思想家超越的梦想,但这种超越不是某一方面的超越或自诩实现的,而是要具有与《道德经》同等的开创地位,真正的超越是后人的评价。我在最初编写《物道理论》时就梦想对《道德经》实现超越,因为我突破了唯学的束缚,开创了物道平等的先河,并在去年与大家的思辨中更加坚定了信心。但超越不是否定先学,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更新发展,因此我虽有超越之心,但对《道德经》尊崇尤加,奉其为轩祖学派的基本学习经典之一。

现在我完成了《意质体哲学》的编撰,就有了更大的冲冠梦想。《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人类绝无仅有的历史巨作,说他绝无仅有是因为《黄帝内经》历经数千年不过时,并且现在还在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实践,没人能否定,这是历史上任何一部著作无法做到的。《意质体哲学》、《医道医德》、《物道哲学》、《尊祖敬天》四部书融合到一起就是《轩祖经论》,共计1百多万字,也是我构建轩祖学派的奠基之作,梦想就是冲顶《黄帝内经》,这是我今生最大的追求,我7年前取笔名袁轩意境也在于此。

说要超越《黄帝内经》,我想国人没有几个敢言,很多人听了也会哑然失笑,一个高中文凭的人能有何等智慧敢言超越?我告诉大家,思想境界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年书,而在于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体悟。白天看太阳我能直接指出动态能量的本质,晚上看天空我能道出星星是现在而非久远,看我女儿围着拍拍鼓跳舞的五彩光能打开我的光学困惑,对宇宙的思辨能让我直接提出物道空三性理论....

本源论、寒温论、动静论、平衡论、光速论、五化论、空间论等等,都是在不毛之地构建,并实现了真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合理对接,也许是从事中医的广度让我对自然的认识更加豁达,与大家的交流也加快了我的思想更新换代。过去需要用一辈子悟出来的东西在思想碰撞中有可能瞬间完成,短短一年我所获得的成果让我骄傲,但我不自满,学无止境,项背残缺继续坚持,我会以此为基础创造更大的辉煌。我敢于冲冠,但绝不会妄自诋毁先学,《黄帝内经》一直是轩祖学派基本学习经典之首尊。关于我的四部书,明天网站公布时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可窥其部分。

所以共合文化,包括物道主义思潮,我无意在其中获取更高的思想及历史地位,作为合者,能辅佐二位恩师登顶世界级的思想家,这是我的感恩,也是我的愿望!

要做到这一切,光有思想高度远远不够,需要有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开创共合文化产业就成了必由之路。关于共合产业的规划,明天朱老师会在发布会上公开,大家可留意一下,这里就不多说。总之,在思想及产业方面,共合文化给了每一位文化人平等的发展机遇,各就其位,你就会获得自身应有的价值。

我们今天所走的,是一条崭新的路,也是一条康庄大路,愿我们在共合之路上并肩前行,感恩高懿德教授、朱国宾老师对我思想的启迪,感恩所有为共合文化付出辛劳的老师!

结尾赋词一首,期语共合:

大同文化互济共荣,
炎黄子孙砥砺奋进!
共合文化融和新生,
诸位贤达励志前行!  

—袁轩期语共合园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街251号

咨询热线:15942096836